目前,水體污染嚴重,部分源水采用常規(guī)水處理工藝技術(shù)凈化后難以滿足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(biāo)準》(GB 5749-2006)。 衛(wèi)生組織(WHO)調(diào)查表明,人類80%的疾病和50%的兒童死亡都與飲水水質(zhì)不良有關(guān)。由于水質(zhì)污染,全 每年有5000萬兒童死亡,3500萬人患心血管病,7000萬人患結(jié)石病,9000萬人患肝炎。因此,飲用水的深度處理對保障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。
1 膜的分類及特點
目前,用于飲用水深度處理的技術(shù)有吸附、離子交換、臭氧、超級氧化、生物活性炭、膜分離技術(shù)等。膜分離是一種純物理過程,具有無相變化,節(jié)能、體積小、可拆分、分離效果好、運行穩(wěn)定,及無二次污染等特點,在飲用水深度處理中得到廣泛的應(yīng)用。
根據(jù)膜的形態(tài)、材料、結(jié)構(gòu),及功能不同,膜有不同的分類。在飲用水處理中,膜一般按孔徑不同分為微濾膜、超濾膜、納濾膜與反滲透膜,不同膜的孔徑范圍不同,分離機理不同,凈化效果也不同。
2 膜的應(yīng)用
2.1 微濾膜
微濾膜的過濾孔徑為0.01~10μm,截留分子量在100000D以上,具有操作壓力低,水通量大等特點。由于其孔徑較大,可去除飲用水中的懸浮物、膠體、細菌等污染物質(zhì),一般用于膜處理工藝中的預(yù)處理,對后續(xù)膜起到保護作用。
朱建文等用微濾膜處理經(jīng)沉淀過濾后的飲用水。研究表明,微濾膜的水通量為120L/(㎡·h·bar),運行期間,跨膜壓力增加緩慢。微濾膜對濁度的去除率達到99%,對大腸桿菌等細菌的去除率接近100%,對色度與鐵的去除效果良好,但對有機物等的去除率低于20%。
Dong Bing-zhi等用中空纖維微濾膜深度處理飲用水中的雙酚A。研究表明,吸附作用在雙酚A微濾去除中起到重要作用。pH值在9.6~11.3之間時,雙酚A去除效果較差,離子強度與有機物濃度對雙酚A去除效果影響不大。
Josip Curkod等以三價鐵為絮凝劑,對五價砷進行絮凝,然后用孔徑為0.4μm的平板微濾膜進行過濾去除。研究結(jié)果表明,固定進水中五價砷的濃度為100μg/L,當(dāng)絮凝劑投加量從1.4mg/L增加到3.4mg/L時,出水中五價砷的濃度從18.1μg/L降低到7.0μg/L;當(dāng)絮凝劑投加量為3.4mg/L,進水中五價砷的濃度從100μg/L增加到400μg/L時,出水中五價砷的濃度從7.0μg/L增加到60.8μg/L。膜運行500h,膜的跨膜壓力從0.016bar增加到0.069bar,膜水通量從3000L/(㎡·h·bar)降低到996L/(㎡·h·bar)。
Liv Fiksdal等研究表明,單獨通過微濾對病菌沒有去除效果,通過絮凝/微濾能夠很好的去除飲用水中的病菌。其他研究人員也研究了微濾膜對飲用水中有機物的去除效果。
2.2 超濾膜
超濾膜孔徑范圍為0.001~0.02μm。截留分子量在1000~50000D之間。能夠分離去除分子量大于1000D、粒徑大于2~20nm的顆粒。
楊憶新等采用超濾/粉末活性炭組合工藝深度處理黃河源水。研究結(jié)果表明,超濾膜出水濁度在0.1NTU以下,對葉綠素a的平均去除率達到92%;超濾出水中檢測不到細菌和總大腸菌群。超濾膜對CODmn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僅為23%;但PAC/超濾組合工藝對CODmn、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別提高至45%、71%。無錫中橋水廠采用粉末活性炭/超濾膜工藝對傳統(tǒng)凈化水進行深度處理。運行結(jié)果表明,超濾水水質(zhì)全面達到且部分優(yōu)于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(biāo)準》(GB 5749-2006),該系統(tǒng)水回收率為98%,綜合處理成本為0.17元/m3。
Dond Bing-zhi等采用切割分子量為2000~10000D的超濾膜對雙酚A進行去除研究,當(dāng)雙酚A的濃度在100~600g/L之間時,超濾膜對雙酚A去除率大于93%;離子強度對雙酚A去除率無影響;腐殖酸對雙酚A去除率影響較小。
飲用水中含有藻毒素將會影響人體健康。Mike B. Dixon等用絮凝/活性炭吸附/超濾組合工藝處理飲用水中的藍藻、細胞內(nèi)與細胞外的藻毒素。研究表明,單獨用超濾膜時,藍藻細胞去除率為100%,DOC去除率為35%;當(dāng)將超濾與絮凝相結(jié)合時,藍藻細胞去除率為95%,DOC去除率為69%;單獨用超濾膜時,膜的水通量急劇降低;當(dāng)超濾膜與絮凝或粉末活性炭相結(jié)合時,膜的水通量緩慢降低。J. C. Mierzwa等采用砂濾/超濾工藝處理Guarapiranga水庫水作為直飲水。在操作壓力為0.467MPa,溫度為25℃的條件下,截留分子量為3500道爾頓的超濾膜的水通量為19.7L/(㎡·h·bar);對TOC、紫外吸收值、濁度的去除率分別為85%、56%與95%。Jiahui Shao等通過對膜的改性來提高超濾膜的抗污染性與凈化效果,用于飲用水的深度處理。
2.3 納濾膜
納濾膜孔徑接近于1nm,切割分子量在200~1000D之間,不僅能夠去除懸浮物、細菌,也能夠去除小分子有機物。
吳禮光等研究表明,在0.8MPa的操作壓力下,NF200納濾膜的水通量為36.7L/(㎡·h·bar),對飲用水中三唑磷的去除率在90%以上,NF90納濾膜的水通量為28.5L/(㎡·h·bar),對三唑磷的去除率達到97%左右。支天一等研究表明,納濾膜能夠有效地去除細菌,對可生物降解有機物去除率在65%左右,臭氧/BAC/納濾工藝對TOC的去除率達到90%,對COD的去除率達到84%,源水硬度由150mg/L降到35mg/L。納濾膜對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。
Karina Listiarini等研究表明,NF-270與NF-90納濾膜對溴化物的去除率分別為1%與7%,對溴酸鹽的去除率分別為6%與17%,對腐殖酸的去除率為71%與94%。單獨用FeCl3做絮凝劑時,對腐殖酸的去除率可以達到77%,但不能去除溴化物、溴酸鹽。將絮凝與納濾相結(jié)合,不僅能夠提高膜的水通量,而且能夠有效的去除溴化物與溴酸鹽。
Franc等用4種不同的荷負電納濾膜進行去除飲用水中硝酸鹽的試驗研究。研究結(jié)果表明,當(dāng)進水NaNO3濃度在20~300mg/L,跨膜壓力在10~25bar之間時,納濾膜NF、NF90、OPMNK、OPMN-P對NaNO3的截留率分別在65%~80%、85%~90%、20%~50%、4%~70%。研究表明,納濾膜對農(nóng)藥、氟等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。
2.4 反滲透膜
反滲透膜的孔徑在0.0001μm左右,切割分子量小于200D。能夠大量去除水中的無機離子與有機物。
同煤集團馬脊梁煤礦采用預(yù)處理與膜深度處理相結(jié)合工藝對煤礦廢水進行處理,處理后的水用作生活飲用水。預(yù)處理后水中的Ca2+、Mg2+、SO42-、TDS分別為234mg/L、1801mg/L、3216mg/L、4891mg/L,深度處理后濃度分別為30mg/L、2001mg/L、450mg/L、526mg/L。藍俊等采用過濾/絮凝/保安過濾/超濾/反滲透工藝處理海島水庫水作為飲用水。研究表明,當(dāng)原水電導(dǎo)率為582~2530μS/cm時,反滲透系統(tǒng)脫鹽率達98%以上。超濾對CODmn去除率約40%,反滲透對其去除率約85%。
Wasi Z. Khan用反滲透膜對源水進行脫鹽,室溫下在操作壓力為100~800psig壓力下,反滲透膜脫鹽率在97%~98%之間;TDS去除率為96%。芬蘭上市公司KLV采用反滲透膜去除源水中的氟,然后將反滲透水與地下水按3:7的比例混合供應(yīng)居民生活需要。反滲透膜水回收率為80%,處理水中氟的濃度低于0.3mg/L,混合水中氟的濃度低于1.3mg/L。
3 應(yīng)用中存在的問題
雖然膜在飲用水深度處理中具有許多優(yōu)點,但也存在一些問題。一是工藝復(fù)雜,由于膜的孔徑較小,為避免膜的堵塞,必須對進水進行預(yù)處理,而且要增加膜清洗設(shè)施,處理工藝復(fù)雜。二是運行費用較高,分離膜,特別是納濾膜與反滲透膜運行壓力較高,電耗較大;另外,膜要定期更換,增加了水處理的運行成本。三是需要較高的運行管理水平。由于膜要頻繁的清洗,而清洗藥劑種類繁多,目前一般考慮自動運行,設(shè)備 ,需要較高的運行管理水平。
4 結(jié)論
隨著源水污染趨勢的日益嚴重與生活水平的提高,居民對飲用水水質(zhì)標(biāo)準要求越來越高。膜分離技術(shù)逐漸成為飲用水深度處理主要技術(shù)之一。為降低運行費用,節(jié)省基建投資,必須根據(jù)源水水質(zhì)及處理要求合理選擇處理工藝。開發(fā)新的適宜于飲用水處理的膜,加快膜在飲用水處理中的推廣應(yīng)用。